毕业七年,在易企秀学到这三点助我前行
一定有很多人诧异,我是以文案的身份进入易企秀的,当时负责企业会员行业营销案例包装。 入职半个月,适逢业务调整,又兼顾起了内容运营的职能,和当时的同事一起研究模板和功能怎么能更好在专题页中呈现,提升更具有场景化的消耗转化。 后来业务逐渐庞大,运营团队开始细分,我被划分到了产品运营岗位,开始和公司全部产品经理沟通需求,参与各产品线的原型、设计、上线评审。这个阶段的经历为我日后向产品经理转型奠定了基础,如何去画原型、产品迭代流程、需求评估优先级是最先掌握的三项技能。 2018年4月我开始从事产品相关工作,担任商城产品经理。白天画原型,和研发沟通需求,晚上回家看产品相关的书籍,上下班的路上都在听产品的相关课程。对于每一个转型者来说,超乎他人预期的熟悉速度和产出方案能力似乎是快速占领新一阵地的第一任务。“时间不多了”我总这样想着,迫切地咨询每一个身边有经验的产品经理寻求信息支持,这个时候特别理解公司文化里“竭尽全力”四个字的含义。 此后的经历都是围绕产品展开,但每年都有新的议题,第一年在完成商业转化、夯实产品基础;第二年开拓个人会员等新兴业务、商业化产品体系开始搭建;第三年转型成为H5、长页、互动编辑器项目负责人,从平台型产品转型成为工具类产品负责人,在保证商业数据提升的基础上更加完成三个编辑器的丰富和差异化打造。 毕业七年,历经了很多岗位转换,在适应不同的角色后,这三点一直帮助我前行。
一定有很多人诧异,我是以文案的身份进入易企秀的,当时负责企业会员行业营销案例包装。
入职半个月,适逢业务调整,又兼顾起了内容运营的职能,和当时的同事一起研究模板和功能怎么能更好在专题页中呈现,提升更具有场景化的消耗转化。
后来业务逐渐庞大,运营团队开始细分,我被划分到了产品运营岗位,开始和公司全部产品经理沟通需求,参与各产品线的原型、设计、上线评审。这个阶段的经历为我日后向产品经理转型奠定了基础,如何去画原型、产品迭代流程、需求评估优先级是最先掌握的三项技能。
2018年4月我开始从事产品相关工作,担任商城产品经理。白天画原型,和研发沟通需求,晚上回家看产品相关的书籍,上下班的路上都在听产品的相关课程。对于每一个转型者来说,超乎他人预期的熟悉速度和产出方案能力似乎是快速占领新一阵地的第一任务。“时间不多了”我总这样想着,迫切地咨询每一个身边有经验的产品经理寻求信息支持,这个时候特别理解公司文化里“竭尽全力”四个字的含义。
此后的经历都是围绕产品展开,但每年都有新的议题,第一年在完成商业转化、夯实产品基础;第二年开拓个人会员等新兴业务、商业化产品体系开始搭建;第三年转型成为H5、长页、互动编辑器项目负责人,从平台型产品转型成为工具类产品负责人,在保证商业数据提升的基础上更加完成三个编辑器的丰富和差异化打造。
毕业七年,历经了很多岗位转换,在适应不同的角色后,这三点一直帮助我前行。
用已有的能力解决未知的问题
每一段工作经验都能淬炼自身,但是为了高效适应,就需要对原来的自己再加工。无论是来易企秀之前我从事过的电视节目编导、音乐网站编辑、品牌策划等工作,还是入职后经历的文案、内容运营、产品运营、商品拓展、商城产品经理、编辑器项目负责人的工作,在不同工种之间转换需要将之前吸纳的经验智识再利用。
比如节目编导工作就是一个人将节目的一个部分从创意到执行到剪辑全流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和产品迭代流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从构思到实现全覆盖的思考和执行考验。可以说对于后面的产品经理工作而言,思虑的周全和多工种协作上节目编导工作早有锻炼。
在接手新的工作后,千万不要因为陌生的工作内容而过渡焦虑,分析自己相较于在这个领域有一定经验的人的差异点和优势,放大自己优势,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与此同时,抓紧时间补齐自己在该领域的基本知识,积极与该业务有紧密联系的或有相关经验的同事沟通了解内部信息,尽量多的获取该领域的信息。
这个过程一定是艰难的,但是只有暗夜的努力才能收获光明。
从终点思考,划定阶段目标,知道源头及终点
业务思考上,我总是提示自己想的远一些,以目标和时间划定自己每个阶段要实现的部分,在做很多现实的决策时就少了很多纠结。很多眼下的争议,站在更为高远的时间角度去看答案往往是确定的,这时候考验我们的是谁能跳出局限看问题。知源头和更为深远的彼岸,能辅助我们更好地思考问题。
在易企秀将近五年的工作经历,我见证一个又一个流程从无到有到优,很多后来入职的同事在去践行这些流程的时候往往会有困惑,类似于流程太繁琐或者有些地方需要理解。
其实,没有任何一个流程是凭空出世的,通常代表了很多曾有的从纷乱到有序的梳理。初初接手这些工作,我们可以通过和同事沟通了解过往经历,但是要真正理解事情本身,还是需要先思考这样做的目的和终局是什么,才能更好的践行事项并发现其中的可迭代优化的部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疑惑的东西很有可能前人已经疑惑过了,才会有后续的选择,比起提出一样的疑问,思考更好地解决方案是我们更深远的价值体现。
爱惜羽毛,谨慎对待自己的每一次劳动成果
不管是在新进入的领域,还是日常的工作,工作成果的美誉度都是我们个人精心要维护的部分。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尽可能的好,即是对自己的锻炼提升也是非常好的能力背书。在我们想要获取更好地机会时,以往的工作成果印象是很重要的加分项。哪怕是一份日报周报、一次简单的复盘,都可以尝试思考更好地工作方案,不要放过任何一次能力提升的机会。
不同角色转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次次能力提升、视野拓宽的机会,辗转于不同角色和立场思考问题是易企秀这五年带给我最好礼物。未来,我们一起进步。
加入我们